为什么听不到美国人说上火

2017-12-11 15:51:26来源:海外网
字号:

QQ截图20171211155300.png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嘴里长了小泡、溃疡,牙齿疼痛、出血,咽喉干痛,身体感到燥热……是个中国人都知道你“上火”了,有的地方也把它叫做“虚火”,这似乎是比较“规范”的中医说法,《辞海》收了“虚火”,但没有“上火”。然后你想到你可能是吃了什么“火气”比较大的食物引起的,因为据说有无数的食物吃了都容易“上火”。你可能就想到要喝凉茶,或者吃牛黄解毒片(丸)之类的清热解毒的中药来清热、降火。在听说中药不能乱吃之后,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现代医学怎么看待“上火”?“上火”了怎么办?    

这是一个很富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并不是说中国人的身体比较特殊,只有中国人才会“上火”,而是因为“上火”是中医对许多症状的一个笼统、模糊的说法,因素很多,因此在现代医学中不可能找到对应的称呼。例如口腔“上火”症状,有的可能是因为缺乏维生素B2导致的唇炎、口角炎,有的可能是缺乏维生素C导致的牙龈、粘膜出血,更常见的可能是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有的可能还与新陈代谢、内分泌变化有关。不同的病因要做不同的治疗。缺维生素引起的要适量补充维生素,细菌感染引起的要使用抗菌、消炎药。

QQ截图20171211155307.png

中国人把食物、水果分为热性和凉性两大类。大量服食热性食物,是导致上火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反,凉性食物可以败火,或防止上火。比如绿豆汤有很好的败火功效,特别是夏季,人们都爱喝冰绿豆汤。

到过广州的人都知道,那里到处都是卖凉茶的,用各种中药熬制。“王老吉”和“加多宝”的宣传策略就是:“怕上火,就喝王老吉。”这种饮料在中国的流行不是偶然的,与中国人容易上火的体质很有关系。

很多美国人,也包括美国的医生,都没有上火和热凉性食物的概念。所以如果你喝了凉茶、吃了清热解毒的中药,几天后觉得“火”被降下去了,其实未必是药物在起作用,而是自然发生的进程。为了降火而去吃中药,不仅无益,反而可能有害——有中毒的危险。这类中药往往含有有毒物质。例如许多人都吃过的牛黄解毒片(丸)其实是毒片。按照组方,每片(大片)牛黄解毒片含有50毫克雄黄。雄黄的化学成分为二硫化二砷,遇热分解变成剧毒的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俗称的砒霜,口服10毫克即可中毒,100毫克即可致死。即使你吃的牛黄解毒片是由很正规的药厂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已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去除雄黄原料中的砒霜杂质,也并非就可以放心服用了,因为雄黄本身就有毒(虽然毒性不像砒霜那么大)。根据《中国药典》,雄黄有毒,常用量为一天50~100毫克,而牛黄解毒片的用量为按药典规定一天服4~6片,实际服入雄黄200~300毫克,竟是雄黄常用量的3~6倍。因为服用牛黄解毒片中毒、出现不良反应的并不罕见,例如《中国药房》在1998年就报道过38例牛黄解毒片(丸)不良反应,认为可能多由雄黄引起。    

即使服用的牛黄解毒片的量不大,没有马上引起中毒,也不能掉以轻心。雄黄中的砷进入体内后,会累积起来,长期服用会导致慢性中毒,对神经、血管、心脏、肝、肾、脾都能造成损伤。虽然有时候为了治疗绝症人们不得不使用毒药(例如砒霜现在被用以治疗某种白血病),但是为了“降火”而去让自己慢性中毒显然是不合算的,无异于饮鸩止渴。

QQ截图20171211155314.png

另外一点跟他们注重口腔卫生关系很大。所谓的上火,表现症状常常都是口腔生疮,牙龈肿痛,喉咙不舒服。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不注意口腔卫生造成的。吃了高蛋白的食物,留在牙齿缝隙里面的食物残渣为细菌繁殖提供了足够养分;如果碰巧你还吃了火锅砂锅,口腔粘膜被轻微灼烧更容易感染。所以吃完大餐后好好刷个牙,或者至少用漱口水好好漱口比吃降火的东西强多了。(环球东方)

责编:关皓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