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与创新《大禹》引出新型文化业态

2017-10-25 03:44:55来源:海外网
字号:

“藤、布”是四川都江堰国际放水节后面隐藏的一个精彩的文化符号。它是支撑拜水大典现场主要的天然植物和块状面料两大用材元素的统称。藤、竹、棕、麻、等为“藤”,布、棉、锦、绸、等为“布”。

华夏之谓,即来自服章之美和礼仪之大。布为服之源,藤为布之始。精彩的故事用经纬之线连通并延续,“藤布”述说人类文明文化的起源,贯穿了华夏服饰文化的脉络。以至于当代人的生活和物质中,都包含着“藤”和“布”的元素。

“藤布”是一个非遗文化创新传承与发展的命题,它的实现可解决大量人口就业和对困难非遗传承人的精准帮扶,带动旅游消费,孕育出非遗文化产业一个新型的业态,打造可持续循环产业集群,将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上写下浓墨淡彩的一笔。

WeChat Image_20171024124401.jpg

(拜水大典藤布演绎精彩)

《大禹》展现中华精神引出精彩藤布

找好支点就能撬动重物,电影《大禹》就是撬动“藤、布”文化产业项目最好的支点,更是宣传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以及和谐思想价值观引流较好的IP。

依据蒋伟创作的两个故事为源头,由多吉彭措和蒋伟两人不断收集文献和故事资料,共同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大禹》,首次将大禹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以电影的表现形式来展现。该剧本由国家广电总局经过389天严格审核后公示,得到总局高度重视并成功入选四川省委宣传部重点实施打造的《首批四川历史名人文艺创作精品规划方案》目录名单里。

“文化兴国”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国策,大禹精神以电影形式展示出来更具有现实的意义。他是讲中国好故事、传播中华精神和价值观较好的文化类题材之一,是“文化走出去”具体创作内容形式的落实,是体现“国家形象”一个典型的人物代表,更是“文化自信”精神风貌的充分展示。电影《大禹》的实施在“中华复兴”的时期背景下将展现“中国思想与精神”,通过精彩的荧幕画面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向往和谐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们仔细聆听!

1508874438940199.jpg

(大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

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展人类和谐思想

电影《大禹》通过运用艺术暗线的表现手法,带出“藤”和“布”揭示隐藏文化及非遗产品。通过拍摄场景的搭建,形成群众文化主题乐园打造旅游特色小镇,具有持续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由此带动的经济衍生价值,将孕育出一个文化新型业态形式。

和谐、绿色、发展是世界的更是中国的命题,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大禹》展中华精神、示和谐呼声。“ 藤布 ”说华夏文化、话非遗产品。大禹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和丰厚的精神养分,是世界共同的思想财富,也是“藤布”文化及其产业帷幕慢慢打开并不断述说的最佳时机,更是文化创新建设工作的具体呈现。

根据国家大数据对国内文化市场的评定显示,电影仍是最受广大大众欢迎的文化产品,选择以《大禹》电影的方式切入也是轻资产落地文化产业项目投入最少、见效较好的选项。同时,也有力证明高成长性的新兴经济,往往聚集在轻资产、高附加值的产业领域。《大禹》拍摄成功并带动“藤、布”文化及关联产业的融合化发展并走出去,就更加证明深耕到生活中去认真体验,善于发现亮点元素,挖掘民族传统中隐藏的文化符号,进行文化的创新与创意开发,就能让无形的资产转化成为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WeChat Image_20171024124414.jpg

(特色非遗小镇藤布元素文化广场创意图)

文化可以打破国与国之间的壁垒,“藤布”这一文化符号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共有的基因,培育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成为一个好的文化创新、创意作品。

国外一些专家评价中国说:“中国正在从经济实力转化成政治影响力”这一角色逐渐发生转变。中国在国际的话语权越来越重,除在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带动,更需要贡献思想、贡献理念、贡献方案。

构建广泛伙伴关系的理念,让中国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禹》在这国际大变革的时期背景下就是展示“中国思想”的一面,并发挥它积极正面的影响作用。用精彩的荧幕画面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人们感受锲而不舍、自强不息的中华奋斗精神和与地球上一切和谐相处的人类伟大思想。

产业带动下困难非遗传承人的精准帮扶

面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和实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线目标,精准扶贫是当前帮助贫困地区和人口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科学方法,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的主要根基和具体呈现形式。而当前一些非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技术将面临失传的危险,也是需要对困难非遗传承人进行失传的“扶贫”和生活物质上的“脱贫”。

让困难非遗传承人的产品和作品成为“滕布文化“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体验环节,让他们的产品和作品作为资产入股,成为文化产业建设真正的主人,这样不仅能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而且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传承继承传统文化的目的,更具有长远和真正走出脱贫的现实意义。这样以非遗产业链对非遗传承人精准的对接和帮扶,可以在专业领域专业化精准扶贫上走出一条好的路径,为探索精专化扶贫工作积累一些好的并可借鉴的经验。

吹响创新号角文化友谊牵手的开始

文化事业是文化产业的源泉,文化产业是文化事业的基础,这两者不可偏废。“藤布”就是用经纬线编织友谊,构建非遗及关联产业广泛的合作机制环境,把非遗产业和事业有效联系,最终形成互通,打通,融通的良好局面。通过有效借助电影《大禹》和放水节宣传李冰父子及水利工程的世界影响,打造一个在非遗文化继承与有效传承方面新的文化业态。

“藤布”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的命题,也是将非遗文化如何传承与发展并走出去的命题,将会成为传统文化创新融合发展的好作品,这美好的画卷更需要大家一起来描绘添彩。让电影拍摄画面的大禹精神激励国人、影响世界,让延伸的“藤布”经纬彩线编织出中国与各国、各民族深厚的友谊与合作的斑斓纽带,牵手共进走向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文 / 蒋伟)

责编:关皓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