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第一案 反腐第一枪--电影《第一大案》

2017-08-16 11:18:54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特派员陈怀邦及其战友与敌特“青盲”之间斗智斗勇的过程,情节跌宕起伏,发人深省。

511111.jpg

陈怀邦(剧照)

1950年的一天,天津杨柳青“石家大院”,刘青山看着这个建于1875年的“华北第一宅”,不禁怅然。解放了,应该好好享受了,但同时,一股莫名其妙的惆怅涌上心头,甚至有点忐忑,到底是什么感觉,他说不上来。然而,让所有人想不到的是,一年后,刘青山、张子善在将自己钉在耻辱柱上的同时,也作为新中国反腐史上的典型案例,被记录在了我党的历史上。

事实上,刘青山、张子善的堕落并不是从搬进这个大院开始的。

在众多史料中,刘、张事件是建国初期“三反”(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运动中查处的一起党的领导干部严重腐败案例。鲜为人知的是,这个被称为“共和国第一贪污案”的惊天大案,却是新政府在侦破国民党特务的暗杀案过程中被发现的。

建国之初,百业待兴。天津,这个曾有着辉煌历史却又屡遭战火摧残的古城,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田间、机场、码头到处热火朝天。

不甘退出历史舞台的国民党势力,派遣大量特务四处暗杀。天津,以“青盲”为代号的国民党特务,连续多次成功暗杀当地官员及技术人员。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专员张子善也在暗杀之列。

522222.jpg

张子善(剧照)

刘青山,1916年生,河北省安国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高(阳)蠡(县)农民起义,被国民党反动政府逮捕入狱,后设法逃脱。历任冀中区任河县委书记、八地委组织部长、地委书记、天津地委书记,石家庄市委副书记。

张子善,1914年生,河北省深县人,学生出身,1933年入党,翌年被国民党反动政府逮捕入狱,曾作绝食斗争与卧轨斗争。历任献县县委书记、八地委组织部长、十地委书记、天津地委副书记兼专员,天津地委书记。

面对地方干部与技术专家时刻面临被暗杀的危机,公安部决定派遣反特专员陈怀邦进入天津,新中国反腐第一大案的神秘面纱从此被一点点揭开。电影《第一大案》叙事从公安部特派员陈怀邦入驻天津追查特务“青盲”开始。

对于不了解历史的人来说,电影《第一大案》是一个悬疑强烈的反特故事片。特派员陈怀邦及其战友与敌特“青盲”之间斗智斗勇的过程,将历史真实用故事的形式展现在了屏幕上,情节跌宕起伏,发人深省。影片无论是用光、构图还是背景音乐,力求最大限度地调动观众的艺术感官,力求为观众奉上一场惊动魄的感官盛宴。创作团队对艺术的执着、对细节的苛刻,将该片最终打造成了一部艺术的精品。

53333.jpg

刘青山(剧照)

制片人冯诗卉对这部影片是满意的。一是题材,古今中外,反腐题材永不过时。放在今天,它既是人性的自赎,也是党性的自觉;二是细节,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真实,冯诗卉等人费尽心力从国家档案管拿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第一大案的原始批示;“角色无大小,镜头无轻重”,参演演员没有任何绯闻和污点;灯光、背景音乐、演员的眼神与人物心理、环境高度匹配……精雕细琢是创作团队对影片的唯一要求,影片着重于人物内心的塑造,于“细微”处现“大”内涵。

“从此以后,再不吃这硌牙的窝头”,“我刘青山功大于过,罪不至死”……所有细节都在刻画人心,而不是在着意反腐;所有的道具、眼神、场面,都在展示曲折的故事,而不是在生硬地说教、提醒。

一面是发霉、掺沙子的食物和照出人影的汤羹,另一方却是佳肴满桌的“总统宴”和醉生梦死的温柔乡;一面是战友善意的提醒,另一面则是对毒品的迷恋与失控;一面是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另一面却是敌特的暗杀与破坏……诸多的矛盾与冲突,虽不着意强调,但任何一个细节,都足以在主旋律的弘扬上,增添几分沉甸甸的厚重。

影片中,刘青山想吃韭菜馅饺子,但只想吃韭菜的香味,却不想吃不利消化的韭菜。炊事员绞尽脑汁才想出一个办法:以肉和大白菜做馅,但把几根韭菜叶包到饺子里,外面留韭菜的根茎。饺子煮熟后,抓住根茎,就能把饺子里的叶子拽出来了,于是就有了大白菜馅的韭菜味饺子。

诸如此类,对于不熟悉诸多历史细节的观众来说,义愤填赝、精神宣泄和心灵洗礼等等,只在视听感受之间被自然激发,而非通过语言的直接陈述。

有媒体称,影片是反特与反腐两条线,一明一暗。事实上,创作者是要用故事的手法表现出反腐的精神内涵、表现我党反腐的力度与决心。只不过,由于这种表现手法过于逼真而让人产生了身临其境的错觉。这种种瓜得柳的艺术与社会效果,看似意外,却是冯诗卉创作团队的“刻意所为”。

简单讲,警示是创作者着力表现的主题。

资料显示,1950年到1951年短短一年时间里,刘青山、张子善利用职权,盗用、贪污的钱款总计达171亿6272万元(旧币)。若按时值计算,这些钱可买近2000万斤粮食,800万尺棉布,足够50多万人吃一个月并做一身衣服。如果折合成黄金,可以购买近一吨黄金。

这样触目惊心的数字,即便是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也能让人触目惊心,何况是在从中央到地方都要节衣缩食搞建设的建国之初。

华北局向毛泽东、党中央报告此案之后,毛泽东转发这一报告并批示:“……必须严重的注意干部被资产阶级腐蚀发生严重贪污行为这一事实,注意发现、揭露和惩处,并须当作一场大斗争来处理。”我党历史上轰轰烈烈的“三反”由刘、张大案推向高潮。

两个功勋卓著的革命功臣,从出生入死到没有资格说出“共产党万岁”五个字,这是事实,是惨酷的,但也咎由自取。刘青山、张子善案发后,曾任冀中区党委书记,看着张子善成长的老一辈革命家黄敬,曾请时任华北局第一书记薄一波出面向毛泽东求请:故念刘张二人对革命有功,不要枪毙,给他们一个改造的机会。

对于二人的革命功绩,中共河北省委曾有这样的记录:“参加革命斗争均已20年左右,在国民党血腥的白色恐怖下,在艰难的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多的人民解放战争中,都曾奋不顾身地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解放进行过英勇的斗争,建立过功绩。”

毛泽东说:“是要他们俩,还是要中国……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20个、200个、2000个、2万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同时称,建议学习《资治通鉴》,明镜照形,古事知今。

544.jpg

有人说腐败是一颗毒瘤,与人类社会相生相伴,无论哪个王朝,哪个国家,都无法彻底解决,当它影响到统治者的肌体时,便不得不挥刀剜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查处了大量蜕变堕落的党员干部,一时间“老虎、苍蝇”纷纷落马。

《第一大案》并不是为了迎合我党轰轰烈烈的反腐风潮;相反,这个演绎永不过时的题材作品,就如一件精美的玉雕,料细工精,永不过时。无论什么时候拿出来播放,无论你看几遍,相信都会常看常新。

影片中尚有诸多细节均由国家档案馆首次披露。以史为鉴,烛照当代;惩前毖后,功在千秋。

责编:关皓、朱剑宇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