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诞生在中国》北美首映获好评

2017-04-19 10:07:36来源:海外网
字号:

  海外网4月19日电 据侨报网报道,靠着卖萌的熊猫母女、藏羚羊回家之旅、雪豹艰难抚养孩子、以及金丝猴淘淘流浪后重归家庭这四个独立故事,曾经被中国影迷质疑“江郎才尽”的中国导演陆川,在美国打了一个翻身仗。4月8日,《我们诞生在中国》纽约首映,备受各方好评。

135632822_14721071239531n

  该片作为世界自然电影制作品牌公司“迪士尼自然”(Disneynature)的作品,以中国动物为主角,打着中国导演的名号,放着中国明星的配音,印着“迪士尼自然”的标识,散发着中美“混血儿”气质。

  “这都是中国电影去影响国外市场的一个尝试,这些尝试都会为未来的合拍片或者是中国故事的国际化,找到一条更加让人信服的道路。”陆川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在他看来,靠着一两张中国面孔去好莱坞“打酱油”、并冠名为“中美合拍”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我们诞生在中国》将于4月21日在美国正式上映,并获得超1500块屏幕的开画体量,与《速度与激情8》这种年度大片的放映规模相比,只能算中等规模。去年该片在中国内地拿到6657万元票房,接近1000万美元,暂不知在北美能否追平这一成绩。

  中国面孔 多国基因

  4月5日结束洛杉矶行程后,《我们诞生在中国》导演陆川、制片人ROY一行抵达纽约。在他们抵达前一天,《我们诞生在中国》中独具中国特色的“演员”大熊猫美美和丫丫出现在纽约时代广场大屏上,引得路人纷纷驻足拍照。

  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中国的珍稀野生动物雪豹、大熊猫、藏羚羊、金丝猴、丹顶鹤的故事。除了丹顶鹤之外,其他四个动物都有着独立的故事。再加上大量精彩的延时摄影画面,将美轮美奂的中国自然风光悉数收录。

  让中国导演用迪士尼的模式来讲述中国故事,《我们诞生在中国》身上所具有的多国基因,是该片能成功吸引受众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引起争议的重要原因。

  该片的幕后既有BBC工作人员带来的《美丽中国》式经验,使得《我们诞生在中国》不仅在结构大框架上,甚至具体到某些画面的风格都非常相似:全球俯瞰视角、穿插式的讲述、对时间与地域的块状分割……甚至像 “丹顶鹤仰天长鸣”“中国印”等细节性视觉符号的使用上,也如出一辙。

  影片先确定了三个不同种属的动物家庭,然后用四季的划分来对素材做物理时间上的分配。在(开篇)春——夏——秋——冬——春(尾声)的时间线索上,三个家庭的故事被依次讲述。

  同时,导演陆川也用带有中国民间传说气息的“仙鹤说”,将四季轮回的故事包装圆满。在这部纪录片里,“多重基因组合”的特点,恰恰说明全球自然电影制作大牌公司在“环境保护”“动物保护”价值层面上的相互认同。

  《我们诞生在中国》于2016年8月12日在中国上映,这是迪士尼公司旗下专门摄制自然纪录片的子公司迪士尼自然(Disneynature)2008年4月22日成立以来,首部将国家地域放入片名的电影作品,也是在全球范围内首部早于美国上映的影片。

  这样的尝试无疑是冒险且极具深远意义的。尽管从20世纪中叶开始,迪士尼陆续推出十多部野生动物题材长片和短片,并冠名为“真实生命历险”系列,销往全球。但把中国作为影片市场的首个试验地却属首次。

  《我们诞生在中国》的投资为1000万美元,在国际市场算不上高投资影片。而迪士尼自然部“低成本高回报”的市场预期需要靠观众的接受度来实现。无一例外,其目标观众定位都坚定地指向家庭和孩童。

  文化外衣传递生命通性

  用三年的时间讲述79分钟的故事。作为中国国内首部动物题材的自然电影,陆川需要挑战中国观众的认知,是冒着风险的。

  而听了迪斯尼电影部负责人的三个理由,他接受了——“只有你可以干这件事”、“这不是纪录片,是故事片,只是用野生动物作为演员”、“我们想为中国拍一部电影,然后在全世界发行”。

  三年期间,最杰出的野生动物摄影师、英国最优秀的作曲Barnerby,《疯狂动物城》的混音师David,李安导演新片《中场休息》 的调色师,才华横溢的美国作家David等陆陆续续出现在陆川的战队中。

  队伍强大后,陆川面临着“转型”的困局。迪士尼讲述故事的方式与我们常看的BBC科普型动物纪录片、法国的审美型动物纪录片的故事讲述方式均有不同。BBC是冷静、客观,以传达科学知识为重点的讲述。

  法国则诗意优雅,很少旁白,以运用高科技手段得到的“缩瞳式”画面和唯美动人的配乐共同形成强大的艺术力量来感染观众。而迪士尼的此类影片则更接近纪录剧情片,强调通过动物故事,唤醒人类对自我价值的确认。

  从《寻枪》的悬疑,到《可可西里》的蛮荒与暴力,再到《南京!南京!》的血腥战争与家国情怀,陆川的电影总是充满了力量感甚至压迫感。

  但这一次他决定放弃力量与冲突,走温暖亲情路线——“如果只让我拍一种动物,我拍不过那些专业的自然纪录片的导演,我是故事片导演,我能干的事情就是讲一个故事,传递一种意义。我对生命和死亡的事情比较感兴趣,很多中国人也都相信,生命是生生不息的,是轮回的,有不同的生命形态去生存。”

  这样的柔软的感悟让《我们诞生在中国》中人性共通的东西多了,自然文化差异就少了。在洛杉矶时,有280多个孩子在老师的陪同下观看了这部电影,而陆川也全程和他们一起观看。

  在观看到雪豹之死时,原本有些吵闹的现场一片寂静。

  通过观察观众的观影反应,陆川表示,中国观众和美国观众对于影片最感兴趣的点其实是一样的。比如,关心死去的雪豹的两个孩子还活着吗?大熊猫现在的生活状况怎么样?而这些也都是陆川精心设计过的。

  票房魔咒

  即使有着中美合拍的强大阵容,《我们诞生在中国》也未能改变在中国的以惨淡票房告终的局面,尽管为了宣传,片方和导演将其说成是剧情片,但本质上以动物为主角的《我们诞生在中国》和让·雅克·阿诺等拍的纪录片并无太大分别。

  据美团旗下的电影互联网平台“猫眼电影”CEO郑志昊向媒体介绍,尽管《我们诞生在中国》质量上佳,在猫眼上获得9.1分的观众评分,而去年暑期档只有4部影片猫眼观众评分在9分以上。

  但在上映初期局面不太乐观,首日排片率只有1.9%,首日票房只有293万(人民币),形势危急。当时迪士尼紧急寻求与猫眼合作,希望猫眼参与这部影片的宣传工作。

  在猫眼介入一周后,这部影片票房已经超过6461万,创下了中国国内自然电影票房最高纪录。但与其他类型的电影比较,仍有较大的差距。

  其实这类电影一直在国外有很高票房,例如奥斯卡导演、曾执导《狼图腾》的让·雅克·阿诺就以《熊的故事》等电影获得了极高的声誉。2005年吕克·雅克执导的《帝企鹅日记》更是火爆全球,凭800万美元的成本取得了十几倍的票房收益。

  但中国观众却始终难以接受,在中国电影院纪录片是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体”。以《海洋》为例,曾在法国创下了可观的票房,在日本的首映日票房甚至超过了《阿凡达》,但在中国国内却严重遇冷,只有不到2000万元的票房。

  2014年上映的《狂野非洲》,请来了刘欢夫妇配音。影片2014年11月7日上映,首周末3日票房540万,位列内地自然类纪录片影史票房榜前三,仅次于《海洋》和《深海探奇》,但这样的票房成绩依然远远低于预期。

  作为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组成部分,《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7(蓝皮书)》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共有29部纪录电影获得生产许可证,产量较2015年减少9部;5部纪录电影进院线收获7600万元(人民币)票房,加上一部引进纪录片,6部往年上映的纪录片,总票房8292万元。

  目前《我们诞生在中国》在烂番茄网站收获了71%的新鲜度,平均分为6.6分,可以说是表现不错。但能否在票房上取得成功却暂不可知。

  从票房网站boxofficemojo的排片信息来看,该片下周的放映规模为1500家,只能说是中等规模,而《速度与激情8》这种年度大片的放映规模则达到了4311家。这么看来,《我们诞生在中国》在北美的票房也不会是“大数据”。(王伶羽)

责编:关皓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